有些寶寶學走路時經常跌倒,讓父母十分擔心。事實上,這是由于寶寶的平衡感及肌肉運動協調能力還沒有發育完全,容易出現重心不穩,這是很正常的現象。請在平時多多觀察,只要寶寶跌倒的情形在逐漸改善,或是跌倒次數日益減少,那就表示寶寶一直在進步,也就不用太過緊張。
3. 注意異常
O型腿大多屬于生理性的表現,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自然恢復正常。不過,仍有小部分寶寶是因為腿部發育異常所導致,必須接受治療。如果O型腿現象持續到2歲以上,或是發現有其他不正常癥狀出現,例如寶寶走路時膝蓋部位的穩定性不佳、走路時有疼痛的感覺等,就應該盡早就醫診斷,必要時還要轉診到小兒骨科,做更詳細的檢查與治療。
寶寶學走路的三大注意
在寶寶學走路時,父母可以運用一些簡單的觀察原則,來檢測寶寶腿部發展是否出現異常。最基本的就是觀察寶寶的雙腿(整個下肢),看外觀有無異常,比如單側肥大、大小肢、長短腳等。一旦發現寶寶雙腿皮膚的紋路出現不對稱的情形,那就很可能出現了長短腳。另外,注意寶寶的髖關節在走路時是否能順利張開、有無發出聲響。如果有這種情形,很可能是有先天性的問題,比如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在經過檢查確診之后,如果寶寶腿部發育的確出現異常,醫師會根據骨骼異常程度以及年齡來選擇最適當的治療方式。一般來說,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穿戴矯正支架和手術矯正。需要手術矯正的情形大多由疾病所引起,并不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