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孩子提問
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情緒也易變化。孩子在發問的時候,是因為對當時該事物有強烈的印象。如果不馬上回答孩子的問題,過一會兒,也許連孩子自己也會把問題忘得一干二凈。即使記得,隔一段時間再回答,效果也會降低。孩子發問以后,父母有時會說:“媽媽現在忙,別吵,等一下再問”等等。這樣打發孩子,孩子就會認為問了也沒有用,反正得不到回答,于是再也不想發問。以后,孩子就可能變成對任何事物都毫無興趣的人。
五、順應孩子的智能來回答
最讓父母傷腦筋的,可以說是這樣的問題: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現象,生物的,生態的,難以解釋。有時,父母能提供正確答案,可孩子聽不懂,這種回答就不能達到目的。因此,對孩子來說,正確的答案和理論上的說明,遠不如童話的回答來得有效。如4歲的孩子問:“為什么月亮跟著人走?”母親說:“因為月亮怕你跌倒,才發出亮光照著你。”孩子說:“可是月亮有時也會躲在云里,到處都是黑漆漆的。”母親說:“是呀,因為月亮躲在云里,伯伯才會裝上電燈,爸爸才會買手電筒呀!”可以看出,孩子有觀察力,而媽媽的回答也很得體。
小編總結:孩子“詢問期”正是他們思維快速發展的時期,對于他們的“詢問”,家長要給予充分的鼓勵和耐心,激發他們的發散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