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人們的認識而言,似乎孩子們同樣也不該去操場上。
“大約有40%的學校已經取消了課間休息時間。”美國兩黨法律改革團體共同利益協會(Common Good)主席菲利普?霍華德聲稱,“部分原因在于考試壓力,校方認為孩子們應該把所有時間都用來準備考試。另一條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孩子們在課間休息時需要專人監護,并且即使這樣也不能徹底消除發生事故的可能性,而一旦發生事故,學校需要承擔連帶責任。”家長的指控會對學校造成沉重打擊,而要避免這種打擊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確保孩子們不會做任何有絲毫危險的事情。例如在操場上滾呼啦圈,以及玩別的游戲。
這就是為什么今天的學校里再也沒有我們小時候爬的那種粗繩了。(對我來說,這一點倒是不錯,因為我小時候從來都爬不上去。)有些學校取消了手工、舞蹈、體育等課程,大部分學校都取消了躲球游戲。(這一點對我來說倒也無所謂,因為我不喜歡被球擊中。但我的孩子們都很懷念這項游戲。)馬薩諸塞州阿特爾伯勒市的一所小學甚至把追人游戲也列入了禁止的范疇,因為按照校長的說法,“游戲過程中可能發生意外”。而在英國,盡管“打栗子”游戲(孩子們分別把幾枚栗子系在繩子上,試圖揮動繩子打碎對方的栗子―一直是學校里的傳統項目,但這一游戲也在很多地方被禁止。盡管少數學校仍然允許孩子們玩這項游戲,但前提是他們必須佩戴護目鏡。
這些學校的做法乍一看似乎非常荒唐,因為不給孩子們課間活動的機會,只會影響課堂氣氛。然而,校長們的確有這樣做的理由:一旦學校因為安全事故而遭到家長起訴,就有可能面臨巨額罰款,甚至導致學校關閉。這一問題是有事實依據的。一份對美國5 000余名小學校長進行的調查顯示,其中20%的校長為了避免學校遭到起訴,每周都需要專門花5~10個小時撰寫報告,組織會議。你能想象到他們面臨的壓力嗎?他們并沒有多少選擇,一半的校長都曾經收到過訴訟威脅。所以,再見了,呼啦圈。或許下一項被禁的就該輪到跳繩了―萬一孩子被繩子勒死怎么辦?
這種對被起訴的恐懼,并不僅僅存在于學校里。讓孩子們正常度過童年實在太不容易了,所以絕對不能允許危險的事情發生。康涅狄格州的一座公園還在考慮是否要禁止玩雪橇,兒童棒球聯盟已經遭到了一名母親的起訴,理由是他們沒能教好她的兒子,讓他在撲球時傷了腿。另一位母親起訴美國退伍軍人協會組織的一支少年棒球隊,因為她兒子的眼睛因陽光直射而受傷。還有一位母親起訴一次壘球聯賽的組委會,因為她在觀賽時被接球手漏接的球擊中了,她認為組委會沒有對接球手進行足夠的訓練。(漏球的接球手正是她的女兒。)
正因為這樣的事情接連發生,所以少年體育活動的組織者們變得越來越謹慎,生怕出一點點小事。我敢打賭,就算你的孩子因為某種原因幸運地學會了游泳,他們肯定也從來沒學過潛水,因為沒有人敢冒著被起訴的危險去教他們。駕校同樣不敢接納還處于學齡期的青少年作為學員。在加利福尼亞,家長們需要簽署這樣一份免責聲明:“我完全理解,我的孩子選擇參與的這項活動可能造成嚴重傷害甚至死亡。”
猜猜“這項活動”是什么?鋼琴培訓課。
像這樣荒唐的事情還有很多。密歇根州訴訟濫用觀察組織(Michigan Lawsuit Abuse Watch)的總裁鮑勃?多里戈?瓊斯和他手下的人們每年都會整理出所謂的“荒唐標簽大集錦”,其中的“獲獎項目”包括折疊式嬰兒車上的“折疊前請先把嬰兒從車中取出”標簽、踏板車上的“本產品在使用時會發生移動”標簽、熨斗上的“請勿對穿在身上的衣物進行熨燙”標簽、除雪機上的“勿在屋頂上使用”標簽、生日蠟燭包裝盒上的“請勿將液態蠟燭塞入耳孔或身體的其他孔隙”標簽等。
生日快……哎喲!
沒錯,就是這個意思。再舉最后一個例子,在用來標記衣料以便剪裁的自動褪色記號筆外面,居然會有“請勿用本品簽署支票或法律文件”的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