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子:家長要為孩子練口才提供環境。
范姜國一:我家就是一個口才訓練基地。
爸爸東子 ―――
既然口才對一個人的發展如此重要,既然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視口才的培養,那接下來的問題是,我們該怎樣培養孩子的口才?培養孩子的口才不像輔導孩子學語文、數學那樣,有章可循,有書可依,家長可能會覺得無從下手。在這里,我就把培養依依口語表達能力的一些體會和感悟說給大家聽聽。
我覺得,要讓孩子有口才,首先要從發音抓起,這是語言發展的基礎。
而要孩子有正確的發音,育人者必須用普通話語音來做示范。一個人要想口才好,會說普通話是最基本的要求。試想,一個人站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聽起來極具口才,可是因為是一口方言,說了些什么,沒有人能聽得懂,如此之“口才”,又有何意義呢?
普通話是全國通用的語言,也是人與人之間交流思想、溝通情感、探討問題的重要工具。我一直認為,說好普通話,是個人素質的一種體現,作為現代人,必須說好普通話。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普通話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推廣、普及普通話成為每個公民的義務。所以普及普通話要從孩子抓起。對于孩子來說,學說普通話不僅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更是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更好地運用語言這個交流工具,充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需要。
教孩子說普通話,首先父母要會說普通話。因為孩子小時候學習語音,主要是靠模仿。如果父母說著一口方言,孩子勢必說同樣語調的話。因此做父母的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普通話水平,為孩子做出正確的示范,平時要用普通話同孩子說話,讓孩子學說標準的普通話語音。如果孩子有發得不準確的語音,要結合日常生活有關內容進行反復訓練,進行強化練習。
有些家長無論如何也說不好普通話,那也不必犯難??梢圆シ庞脴藴势胀ㄔ挷ヒ舻拇艓?,引導孩子去模仿;多讓孩子和說普通話的小朋友在一起玩;多鼓勵孩子用普通話朗誦兒歌,背繞口令……小孩子在語言方面的領悟能力和模仿能力特別強,只要用心引導,孩子會很快打下說普通話的基礎。而且,令人欣慰的是,現在學校里把普通話作為職業語言,要求每個老師都用普通話授課,孩子們在說普通話的語言環境中學習,基本上都可以流利地說好普通話了。
在我家里,普通話絕對是“家庭主導語言”。我生在吉林,東北方言本就接近普通話,加之我從小注意糾正個別字的方言發音,所以一直說著相對標準的普通話。尤其后來經常接受電視訪談,而且在電臺主持節目,走上大學講臺授課,我越發注意自己的發音,努力做到發音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