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防產后腰腿痛
此病是因骶髂韌帶勞損或骶骼關節損傷所致。主要原因如下:
產后休息不當,過早的持久站立和端坐,致使產婦妊娠時所松弛了的骶髂韌帶不能恢復,造成勞損。
產婦分娩過程中引起骨盆各種韌帶損傷,再加上產后過早勞動和負重,增加了骶髂關節的損傷機會,引起關節囊周圍組織粘連,障礙了骶髂關節的正常運動所致。
產后起居不慎,閃挫腰腎以及腰骶部先天性疾病,如隱性椎弓裂、骶椎裂、腰椎骶化等誘發腰腿痛,產后更劇。
產后腰腿痛的主要臨床表現,多以腰、臀和腰骶部疼痛日夜纏綿為主,部分患者伴有一側腿痛。疼痛部位多在下肢內側或外側,可伴有雙下肢沉重、酸軟等癥。
預防方法:
注意休息和增加營養,不要過早持久站立和端坐,更不要負重。避風寒、慎起居,每天堅持做產后操,能有效的預防產后腰腿痛。
產后腰腿痛
4、緩解產后尿潴留
產后尿潴留的發生,是因為分娩過程中子宮壓迫膀胱及盆腔神經叢,使膀胱肌麻痹,運動遲緩無力;產后盆腔內壓力突然下降,引起盆腔內瘀血;加上產程過長引起體力的大量消耗。而導致排尿困難。尿潴留給產婦帶來痛苦,需要及時治療。
預防方法:
產后4小時即應主動排尿,如果排尿很困難也應每3—4小時做—次排尿的動作;這樣,有利鍛煉膀胱逼尿肌和腹肌的收縮力。
常用溫水沖洗外陰。做排尿動作時聽一些流水聲(或用錄音機放送)可疏導排尿。
每日做3—4次仰臥起坐,每次重復做10—20次,可加強血液循環,解除盆腔瘀血,改善膀胱和腹肌的功能。
用熱水袋敷小腹部,可刺激膀胱收縮并有利于局部血液循環。
在有尿意而不能排出時,可用拇指按壓關元穴,持續1分鐘可排尿。
用針灸治療,取會陰、中膂俞、秩邊以及中極、關元、曲骨等穴。再加以電針,通至1—2次,即可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