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妊娠中的運動,不僅對分娩有幫助,也能有效地轉變孕媽咪的心情,更重要的是,運動能使孕媽咪充分也吸入氧氣,使胎兒的頭腦更靈敏。但劇烈的運動效果適得其反,反而會抑制胎兒大腦的發育。因此,孕媽咪每天都要保持一定的運動量,只要天氣和身體允許,孕媽咪最好經常堅持去戶外散步。散步的地點適宜選擇在林蔭道、江邊、公園或郊外等空氣新鮮又人少的地方。這樣,孕媽咪不僅可以欣賞風景,排遣內心的孤獨或不安感,還可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增強腹部肌肉及骨盆肌肉和韌帶的力量,在分娩時順利生出寶貝。
如果有宮縮的情況,運動胎教一定要停下來。而且音樂、撫摸我建議都暫停一段時間,等沒有宮縮的時候再做。因為有宮縮的時候,所有的活動都可能會促進宮縮,從而發生一些流產或者早產這樣的現象。
點點:勤交流寶寶會有好性格
我和老公都希望將來的寶寶無論做什么,都有一副開朗、堅強的性格,而老公也是個非常有耐心的人,每天下班后,他都會陪我散步、聊天,我們還會在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定時和寶寶一起聽聽音樂,然后,老公會摸著我的肚子和寶寶說說話,這一刻也是寶寶最開心的時刻。有時爸爸的手摸到哪里,寶寶的小胳膊小腿也會頂到哪里,有趣著呢。我呢,還在胎教書上學了一招,就是在晚上睡覺前,有規律地點肚皮,一開始用手指點一下,寶寶會回應一下,到后來,他(她)會跟你捉迷藏,你點兩下,寶寶故意到別的地方動兩下,很有趣的。
溫馨提示:
你知道嗎?每位準媽媽都是胎寶寶的第一位性格老師,當胎寶寶6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有了聽覺,對外界的氣氛也有了感覺。如果這里充滿和諧、溫暖、慈愛的氣氛,那么他/她幼小的心靈將受到同化。如果夫妻感情不和,甚至充滿敵意的怨恨或者母親不歡迎這個孩子,那么胎兒就會痛苦地體驗到周圍這種冷漠、仇視的氛圍,隨之形成孤寂、自卑、多疑、怯弱、內向等性格的基礎。所以準媽媽孕期要多跟寶寶交流,保持開朗的心境,如果夫妻之間發生小爭執,那么在爭辯過程中應盡量降低音量,或者分開不碰面,讓爭吵盡快結束。
別忽視準爸爸的作用,如果準爸爸能經常跟寶寶交流,那么寶寶的心情就會更加愉快,因為經試驗表明,相比之下,爸爸低沉的聲音更能增加寶寶的愉悅感和安全感。所以準媽媽應該多發動準爸爸參與有趣的胎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