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日本學者七田真的觀點談起
現代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兒童期心理發生發展,基本上決定一個人一生的行為傾向。現代胎教學又認為,兒童期心理發生發展的根源,在于胎內環境對胎兒心理素質發育的影響。這種影響一旦成為了胎兒的心理素質,兒童從出生后到成人的整個階段,就會出現某種顯明的行為傾向,后天的環境和教育可能改變這種傾向,也可能不能改變。因此,我們提倡胎教,認為而且胎教科學實驗研究也已經證明)胎教能夠有效地對兒童心理發展起良好的影響。
關于胎教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
日本學者七田真在《產經新聞》上發表文章,說妊娠期間如果母親對胎兒持消極態度,則孩子生下后受影響不愿母親敞開心靡,產生閉鎖心理,并且愛哭,不愿學習,不愿與人接觸。而在胎兒期如果母親能注意心情舒暢,不斷地對胎兒講話,送去愉快的信,孩子生下來會具備以下六個特征:一、總是笑呵呵;二、夜間不哭鬧;三、學話快;四、理解力和接受能力群;五、性格活潑,愿與人接觸;六、右腦發育好,能力。
七田真的觀點表明,胎教還是不胎教,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大不一樣。上述經過胎教出現的兒童六個特征,包括了兒童心理發展的情感、個性、智慧、能力的幾個心理素質都是良好的。其中右腦發育好,能力高,指兒童右腦功能,即兒童的直覺能力、想象能力、空間感能力、創造能力都比較好,這樣的孩子長大了能力就比較高,富于創造性、開拓性,容易成才。
二、胎教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有沒有科學根據
著名的美國湯普遜實驗,讓受孕母鼠受到驚嚇,結果生下的小鼠十分膽小,有嚴重的心理障礙。我國北京天壇醫院在宋維炳教授指導下的胎教科學實驗研究,表明噪音會改變胎兒腦細胞的超微結構,造成死胎。遵義醫學院齊宏文教授等的實驗,讓胎鼠聽強節奏音樂和舒緩輕柔型音樂,不僅影響母鼠情緒和血液某種成份含量變化,而且會造成胎兒學習記憶能力的增強或減少。他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實驗,就是給懷孕小白鼠注射乙酰膽藥物,解剖胎腦時發現胎腦中也有這種藥物。這表明母體受到外界刺激后會造成激素變化,變化的激素又會通過血液傳到胎腦,影響胎腦發育。這不僅證實胎教有科學根據,而且證實胎教對胎兒的心理不質的發生發展有有益的影響。
北京天壇醫院胎教研究的科學性,還表現在胎教兒童的追蹤訪問方面,發現胎教兒童比非胎教兒童性格活潑,愛唱愛跳(有統計數據)。深圳寶星智能有限公司胎教早教研究所研制成功BB胎嬰智力啟迪器后,在深圳紅十字醫院進行使用研究,表明不少接受過這種啟迪器胎教的兒童,不但反應靈敏,而且智商比較高(也有可靠的統計數據)。這一切都說明胎教具有科學性,而且現代胎教已經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相信胎教,實施胎教,是優生科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