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有利于他(她)性格成長的胎教方法
跟他(她)說話吧
和他(她)說話,這是你們之間很好的交流方式。你可以跟寶寶說說自己的心事,也可以問寶寶問題,實際上,任何一個開心的話題都可以成為胎教語言。比如“寶寶,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出去曬太陽,好開心啊!”“寶寶呀,我們要去外公外婆,你要乖乖的!”雖然他(她)聽不懂你說話的內容,但卻能夠識別音調和語氣,以此來判斷你的情緒和心情。
如果爸爸能經常跟寶寶交流,那么寶寶的心情就會更加愉快,因為經試驗表明,相比之下,爸爸低沉的聲音更能增加寶寶的愉悅感和安全感。
這樣的胎教方法有利于胎兒性格發展
輕輕撫摸他(她)
你輕柔的撫摸可以安定他(她)的情緒,在胎動劇烈的時候,嘗試用手撫摸他(她)的身體。如果能夠經常撫摸腹部,并在這個過程中配以語言交流,則可以讓胎寶寶感到愉快舒服,并有一種安全感,從而使他的情緒得到安撫。
撫摸的動作不宜過重,如果胎寶寶對此反應強烈,采用蹬腿或翻動來抗議的話,應該立即停止撫摸。如果胎寶寶只是輕輕蠕動的話,那么撫摸可以繼續進行。
來點音樂
如果哼唱你自己喜歡的歌曲,那個小“聽眾”肯定很愉悅,當然你也會擁有一個好心情。音樂有助于胎寶寶良好情緒的培養,也有利于他(她)的智力發育。除此之外,給胎寶寶聽的胎教音樂不宜過響,節奏應盡量舒緩,不宜選擇節奏過于強烈的音樂。
“當他(她)感受到你溫暖、和諧和慈愛時,那顆小小的心也會被同化,逐漸形成熱愛生活、活潑外向、果斷自信等優良性格的基礎;當他(她)受到你焦慮、厭煩甚至還有敵意和怨恨的心情影響時,這顆心靈也同時被蒙上了孤獨、寂寞、內向和自卑。”
你是胎寶寶的第一位性格老師
你或許知道,性格對于人的人生歷程非常重要,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或許你還不清楚,人的性格并不完全是后天習來的,早在胎兒期,性格基本就已經有“雛形”了。這似乎是個“天方夜談”,但的的確確就是這樣,這一點被現代科學家們早已證實。
媽媽的子宮是胎寶寶生長的第一個環境,這個小小的生命在這里直接感受母親的各種情緒波動。當他(她)感受到你溫暖、和諧和慈愛時,那顆小小的心也會被同化,逐漸形成熱愛生活、活潑外向、果斷自信等優良性格的基礎;當他(她)受到你焦慮、厭煩甚至還有敵意和怨恨的心情影響時,這顆心靈也同時被蒙上了孤獨、寂寞、內向和自卑。
所以,在懷孕期注重胎兒性格方面的培養非常重要,因為,你就是孩子的第一個性格老師。
她是個倔強的嬰兒嗎?
這是個讓人匪疑所思的案例。瑞典有一個名叫克麗斯蒂娜的女嬰,雖然母親乳汁充沛,她卻始終不愿意吸吮媽媽的乳頭。當媽媽一次又一次地把奶頭對著她,她仍然倔強地將頭扭過去,情愿去吸別人的乳汁或是配方奶。究竟是她不喜歡媽媽的母乳呢,還是另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