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家屬應重視圍產期保健,定期檢查,打破孕期不能服藥的舊觀念。孕期并發癥、合并癥得到及時的治療,才能確保母子的平安,才能有自己生孩子的可能。
醫學上有所謂剖腹產適應癥,常見的原因有:
胎兒因素:
胎位不正、胎兒窘迫、極低體重兒(早產兒<1500公克)、臍帶脫出。?
母親因素:
前次剖腹產或子宮手術、心臟病或其它內科疾病、骨盆腔狹窄、高齡初產婦、產道阻塞(骨折、腫瘤等)。
母親及胎兒因素:
產程遲滯(巨嬰、枕后位等)、產前出血(前置胎盤、胎盤早期脫離)、多胞胎懷孕、嚴重子癲前癥或子癲癥、引產失敗。剖腹產的實時危險性,這是一般人較可理解的,也就是來自于麻醉的危險,手術的危險性,手術后的后遺癥。
剖腹產的危害性
麻醉的危險性:
麻醉危險性,如藥物過敏反應、休克反應、乃至于吸入性肺炎等。這些并發性,雖然很少發生,但是若一旦發生,則非同小可,甚至會造成產婦之死亡。
手術的危險性:
手術的危險性從流血、靜脈炎、發炎感染,乃至于膀胱、直腸、臟器、小腸等的創傷都有可能發生。由于剖腹產的傷口比自然生產大,流血量也會隨之增加。
手術后的后遺癥:
手術后的后遺癥,除了恢復時間較久,住院時間較長,又因剖腹產開刀前必須留置導尿管,也會增加泌尿道膀胱炎的可能性,有時候也會造成短期膀胱功能喪失或減退。另一方面,剖腹手術之施行,日后造成腸粘黏,大網膜或腹壁粘粘都有其可能性。
剖腹產對于未來懷孕也會造成不同程度之影響,包括前置胎盤和粘粘性胎盤的發生率也會增加,這兩種并發癥往往會造成產前產后出血。另外剖腹產手術后,傷口愈合的時間比自然生產更久,而且在子宮上留下的傷口疤痕,在下次的妊娠過程中,有可能造成子宮破裂,一旦發生,產婦及胎兒之死亡率很高。為避免這種悲劇,除了需要一段時間,讓傷口恢復,對于傷口的消毒,用的針線,及手術技術的講究,都是防止子宮破裂的方法。
總而言之,剖腹產的危險性很少見,但是并非沒有,這是我們現今剖腹產相當流行的此刻,需要予以正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