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媽媽一般住院3天左右,剖腹產住院四五天,一個產婦僅住院費就多出不少。另外,剖腹產是手術,和順產相比,需要額外支付麻醉費用、手術中需要的各種醫療器械,如可吸收縫線、一次性無菌手術衣、止血材料、高頻電刀、手術監護儀等等費用。手術后,抗生素、鎮痛泵等也不可缺少。”上述業內人士說。
還有醫院刻意誘導
在接受采訪時向記者算了一筆賬:同樣一位產婦,剖腹產的費用是順產費用的2倍左右。
自己在調研一家醫院時遇到這樣一件事:一位產婦對是否采取剖腹產始終拿不準主意。而產婦的丈夫為此“做了不少功課”,在網上查到了不少關于剖腹產弊端的資料。但助產士卻對這名產婦說,一生就只生一個孩子,如果半小時能搞定,成功率高,風險系數低,何樂而不為?
還建議,政府可采取對自然分娩的補貼措施,從而降低剖腹產率。
“為什么在最后一刻,醫生說我骨盆很小,不宜順產?”生寶寶已將近一年的李女士,至今還為此事耿耿于懷。在她看來,1.6米的個頭,生產前120多斤,并不是很瘦弱。“我身邊一個朋友比我瘦多了,生前才110多斤,骨盆比我還小,照樣順產了。”
醫生為何都喜歡剖腹產
2年前在美國生孩子的周女士介紹說,在美國,即便年逾40歲的孕婦,首先想到的也是順產。“在她們眼里,剖腹產只是醫生解決難產生育的最后一招。然而,我身邊的幾個好友都是剖腹產的,一個是寶寶臍帶繞頸一周,醫生建議剖腹產,還有幾個是孕婦要求剖腹產,醫生也默認了。”
除了能帶來更多的效益外,現行的醫療體制也對剖腹產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產科醫生壓力太大了,我們愿意把風險降低到最小。”在接受采訪時,一不愿透露姓名的產科醫生也很無奈,“剖腹產手術能規避醫患關系中可能的風險。”
剖腹產孩子容易注意力障礙
與順產相比,剖腹產快速、安全,似乎很具有吸引力,但殊不知,剖腹產潛在的危險很大。
醫師表示,順產是一個自然的過程,產后數小時產婦就能下地行走,正常進食,身體也能夠快速恢復。而剖腹產破壞了人體自然的解剖結構,“剖腹產術后的并發癥比自然分娩要高2-5倍。”
而醫院院長則指出,分娩“醫療化”還容易給兒童心理帶來一系列遠期的不良影響。
據介紹,剖腹產容易導致的兒童心理問題主要有:注意力綜合障礙,主要表現為注意力分散,注意廣度窄小,不分場合過度活動和情緒沖動;觸覺失調,主要表現為防御過強,剖腹產的孩子常常像個小刺猬,誰都不能碰,怕洗澡,不愿理發,不愿參加集體游戲等;性格消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