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處置
生產時慢慢拉扯臍帶,并且同時輕微按摩子宮頂部,可以讓胎盤娩出后的子宮收縮情況比較好。也可以在胎盤娩出后,立即注射催產素收縮子宮。
如果子宮仍然收縮不良,還可以加上前列腺素制劑或其他類型子宮收縮藥幫助收縮子宮,控制出血。一些少見的情況必須要動用到手術止血,比如結扎子宮動脈或做子宮切除,也可用放射線監視下血管內栓塞的方式,阻斷子宮動脈血流供應。
一般性處置
產前:如果是子宮收縮不良的高危險群,產前可以使用下列方式做預防:
至少維持一條以上大口徑的靜脈輸液。
子宮收縮藥必須準備在旁邊。
充足的護理及麻醉人手。
血庫備血。
產后:子宮收縮不良是產后子宮松軟及大出血后下的診斷,這時醫師必須適當排除及治療其他有大出血可能的情況,比如說陰道或子宮頸裂傷等。假如排除后,仍然有大出血情況,必須立刻按摩子宮促進收縮,并且使用子宮收縮藥物。
需要緊急手術時,會先嘗試結扎子宮動脈或供應子宮血流的較大血管,但如果這樣的步驟都還是沒法控制出血的情況,最后還是只有切除子宮一途。
產后不適盡快處理
認識“絨毛羊膜炎”
絨毛羊膜炎多是產前或產程中,陰道內的正常細菌上行至子宮腔,感染到外層的絨毛膜以及包覆羊水的羊膜造成的,所以統稱為“絨毛羊膜炎”。發生的幾率為1%~10%,其中的33%是在產前就已經感染。
絨毛羊膜炎因為可能導致孕婦及胎兒的嚴重感染,所以歸類為產科急癥的一種。常見并發癥包括菌血癥、產程異常、剖宮產、生產過程大量出血等。以下狀況為危險因子:
小于21歲的年輕孕婦。
低社會經濟階層。
第一胎產婦。
生產時間過長。
破水時間過長。
早產提早破水。
已破水孕婦產程中過度陰道檢查。
陰道中本就存在感染現象,如細菌性陰道炎或B型鏈球菌感染。
裝置子宮內胎兒監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