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結婚時的承諾
記得母親跟我說,她那時候分娩還沒有這些新花樣,產房是男人的禁區,不像現在有陪伴分娩、夫妻雙人水中分娩。
我的妻子嬌小可人,結婚的時候我就許下諾言,要共同分享痛苦,一起享受快樂,不離不棄。我們也一直在履行這個承諾。
結婚沒多久,一次意外車禍,讓我小腿骨裂,血肉模糊。我的小嬌妻第一個趕到醫院,面對殘不忍睹的我,她還是深情地看著我,給我鼓勵的眼神,并緊緊握住我的右手,直到我被推進手術間那一刻。那段時間是我人生最困苦的時候,我的腳險些要被截除,精神上的壓力很大,幸虧妻子在身邊安慰我,最終熬了過來。我聽人描述過女人分娩是何等痛苦的一個場面,但是我想只要技術條件允許,我也要像妻子那樣,把我的愛意與鼓勵在她最痛苦的時候傳達給她。
我覺得這種新出來的分娩技術,給丈夫們提供了更好完成丈夫義務的機會。科技在發展,我們的觀念也應該與時俱進。
孕媽該不該選擇水中分娩
“水中分娩”的優勢和風險并存
產婦喜歡并選擇“水中分娩”是有原因的。據介紹,水中分娩方法即產婦躺在循環池中,水溫保持在36℃至37℃,而環境溫度為26℃。避免產婦感染是最為關鍵的一點,整個分娩過程中,需要換幾次水。因此,作為分娩場所的浴缸就必須量身定做,消毒、恒溫設施的要求更為精密。在醫生及助產士的照顧下,泡在溫水里人的身心一般會比較鎮靜放松,從而促進產婦宮頸擴張,有助于調動產婦身體的自然節律。由于陣痛,體內產生的引起血壓升高、產程延長的應激激素分泌就會減少。水的浮力讓人肌肉松弛,可以把更多的能量用于子宮收縮,這些都可加速產程,縮短生寶寶的時間。另外,在水中活動也比在產床上自如,采取一些不同的姿勢幫助骨盆松弛,盆底肌肉放松,促進宮頸擴張,讓胎兒更容易通過產道。對于新生兒來說,水中的狀態與在母體內泡在羊水里的感覺很類似,可以形成感覺的過渡,采用傳統的生產方式,孩子一出生就會受到大氣壓的影響,而產婦在水中分娩,孩子便有一個緩沖過程。另外水中分娩的時間較短,能減少對母親的傷害和嬰兒缺氧的危險。
不是所有醫院都能開展“水中分娩”
盡管“水中分娩”很誘人,但卻不是所有醫院都能開展的,因為這種生產方式也存在著風險。
英國醫院的專家表示,由于水中分娩對設備技術要求比較高,對孕婦和嬰兒有一定的感染風險,另外,有心臟病、胎膜早破或有其他并發癥的產婦都不能采用,所以必須有經過專業培訓的醫生和具有專業設備的婦產醫院才能開展此項技術。首先,新生兒肚臍以上的身體一露出母體,胸腔的呼吸機構就開始工作,如果這個時候嬰兒還在水中,可能將會帶來嚴重后果,新西蘭的婦產科專家就發現有新生兒在水中分娩時幾乎被溺斃,出現中重度的呼吸問題,雖然經過搶救,沒有造成永久性傷害,但仍然要引起重視。因此有研究指出,嬰兒出生后在水中的停留時間不能超過一分鐘。另外,從產婦身體里流出的血液和分泌物還可能導致細菌感染。
不是每個產婦都適合“水中分娩”
水中分娩的好處讓越來越多產婦想在水里生寶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產婦都能享受到這樣的生產方式。按照我國產婦的一般情況,孩子最好在3000克左右,而且待產產婦身體各方面情況正常,屬于順產的才有水中分娩的資格。如果事先檢查發現胎兒不健康或胎位不正(臀位)就不能在水中分娩。另外,在生產過程中,如果出現感染、胎兒心跳不正常等現象,產婦需要馬上離開產盆,轉移到產床上去處理。
專家們表示,“水中分娩”只是現代人“回歸自然”的分娩方式中的一種,產婦若有心臟病則不能采用此生產方式。此外,胎膜早破,有難產傾向、產前出血癥狀或有內臟并發癥的產婦都不能享受水中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