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是一次漫長的旅行,風風雨雨,坎坎坷坷,隨著預產期的臨近,這次旅行即將到達終點了,您也終于要和寶寶見面了。帶著期待和渴望,帶著不安和焦慮,我們一起來備戰。
分娩前的身體狀況
在接近分娩的日子里,準媽媽因子宮不斷增大而可能出現呼吸困難、心悸、食欲減退、消化不良、便秘、尿頻等生理不適。在這段時期,準媽媽要注意:
少食多餐,注意休息;
由于新陳代謝旺盛,準媽媽需注意清潔衛生;
在接近預產期時,產科檢查變成每周1次;
盡量不要長時間外出;
每天數一個小時的胎動,監測胎兒情況;
如果開始出現宮縮,趁癥狀較輕時吃點東西,并洗個澡,做好分娩準備;
當出現規律的宮縮陣痛,每隔10分鐘一次,就必須入院了。
在分娩前的2周,孕婦每天可能會感到有幾次不規則的子宮收縮,經過臥床休息,宮縮就會很快消失。這段時間,孕婦需要保持正常的生活和睡眠,吃些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為分娩準備充足的體力。
如果到了預產期寶寶仍沒有動靜,孕婦及家人無須過于著急,因為很少有人能恰巧在預產日那天生產。在預產期過后的2周內分娩都是正常的,準媽媽不必徒然增加思想負擔。
準媽媽的產前備戰總動員
小提醒
準媽媽無須提早入院
如果孕媽咪無意外,不宜提早入院。因為入院后較長時間不臨產,會使準**的心里產生緊迫感。尤其看到后入院的產婦已經分娩,這對她們的心理是一種刺激。而且,入院后生活不如在家里舒適,每一件事都可能影響準**的情緒。因此,準媽媽還是應該在家中安心等待,除非醫生建議提前住院。
分娩前的飲食要領
孕晚期的膳食營養應在孕中期的基礎上作相應調整,尤應注意增加蛋白質和鈣、鐵等營養素的供給。
首先應注意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在孕晚期,胎兒生長迅速,再加上胎盤、子宮、乳房等增大,使母體對蛋白質的需要增多。我國營養學會推薦孕晚期蛋白質供給量約為每日120克左右。
其次,能量供給也不能低于孕中期的水平。但至預產期之前二星期應適當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熱能攝取,以免胎兒長得過大,影響分娩。
第三,注意礦物質和維生素供給。孕婦鐵的攝入量不足,一方面可影響胎兒體內鐵的貯存,另一方面產后易患缺鐵性貧血。妊娠晚期鈣的需要量也顯著增加。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鈣供給量標準為每日1500毫克。另外,充足的水溶性維生素是孕晚期所必需的。
第四,充足的脂肪酸攝入。孕晚期,除需大量葡萄糖供胎兒迅速生長和體內糖原、脂肪貯存外,還需要有一定量的脂肪酸,尤其是亞油酸,滿足胎兒大腦發育所需。
調整分娩前情緒
臨近預產期,準**的心情是復雜的,既有對寶寶降生的渴望,有對分娩過程的擔心,也有對分娩陣痛的恐懼。所以,準爸爸必須調整好心態,相信人的分娩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只要認真做好孕期保健,配合醫務人員,分娩過程大多會很順利的。反之,過度緊張,會引起血壓升高、宮縮乏力、產后出血等。
當分娩征兆出現時,準媽媽要保持心情的穩定,一旦宮縮開始,產程啟動,不要亂喊亂鬧,因為煩躁不安會消耗體力、延緩產程、增加痛苦。應堅定信心,相信自己能在醫生和助產士的幫助下會安全、順利地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