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招:進補主打“營養牌”
很多媽媽大概認為,寶寶吃的好睡的香,營養不良的問題肯定不會存在,殊不知,即使在發達國家,存在某種微量營養素缺乏的現象也很普遍,醫學上稱之為“隱性饑餓”。其中有些營養素缺乏直接影響到寶寶的免疫功能,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抵抗力下降,易發感冒、腹瀉等疾病。在全球范圍內的營養調查數據顯示,維生素A缺乏問題更為普遍。
維生素A又被稱為“抗感染維生素”,它有助于維持消化道粘膜上皮細胞的完整性,保證皮膚、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上皮粘膜抵御病菌的能力。此外,維生素A還有助于人體巨噬細胞、T細胞和抗體的產生,增強嬰幼兒免疫系統發育。因此,醫生會建議從寶寶出生15天起一直到寶寶3歲,每天補充伊可新這類維生素AD制劑,AD同時補充,在促進鈣質吸收促進骨骼發育的同時,更為寶寶免疫力的提升提供營養保障,在疾病面前樹立一道堅實的保護墻。
第四招:遠離“環境污染”
如果父母一旦發現寶寶身體不適,切記不要馬上去醫院,以避免造成交叉感染,也不要亂給寶寶吃藥,可以先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一下再做決定。寶寶感冒了,如果沒有發燒,就多給寶寶喝點水,癥狀不重的話也不必吃藥,一般病毒性的呼吸道感染,病程需要一周左右。如果寶寶發熱超過38.5℃并持續不退,在進行物理降溫和服用退燒藥的同時,要及時送到醫院進行就診。
一旦寶寶有腹瀉現象的發生,家長可以先適當控制和調整一下日常飲食,并及時對寶寶進行觀察,要是大便狀況有及時地好轉,也不必前往醫院就醫,避免寶寶因過度奔波勞累而致使身體機能下降。
寶寶在剛出生幾個月里,免疫系統尚不成熟,在此期間一定要遠離感冒人群;當寶寶稍微長大些,家長不要怕感染病菌而一直不帶寶寶到公共場所。有時候輕微病菌的感染,能幫助寶寶完善免疫力。因此,當在換季時節寶寶感冒、發燒等疾病后,家長不必太慌張,一定要做好護理工作并進行及時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