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類型,對癥增強寶寶免疫力
先天性免疫力低下的情況并不常見,生理性免疫力低下不屬于病態,后天繼發性免疫力低下的寶寶最愛生病,尤其需要家長找準病因,針對性增強寶寶免疫力。
環境因素:大氣污染、被動吸煙、霧霾等被污染的空氣進入呼吸道,會影響寶寶肺的換氣功能。
營養缺乏:寶寶營養不良肯定容易生病,一些維生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以及微量元素的缺乏(鈣、鐵、鋅)都是引起寶寶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不能忽視的因素。很多家長都知道,鋅與免疫器官發育息息相關,缺鋅會使免疫T細胞功能下降,而充足的鋅于提升免疫功能關系密切;缺鐵則可能直接造成寶寶患缺鐵性貧血,貧血的寶寶抵抗力也會下降。關于維生素AD對于寶寶免疫功能發育的作用,一些家長可能并不清楚。
維生素A被稱為“抗感染維生素”,它通過兩方面作用影響到寶寶的抵抗力。首先維生素A是保持呼吸道粘膜完整性的重要物質,結構完整、功能健全的粘膜能夠有效防御外來病菌的侵襲;其次,維生素A還可直接影響機體的免疫系統,有助于提高免疫細胞功能、促進抗體生成。當寶寶缺乏維生素A時,會導致呼吸道、消化道粘膜上皮細胞組織結構受到損傷,防御病菌能力下降,使病毒和細菌趁虛而入,從而增加寶寶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腹瀉等腸道疾病的風險。而且維生素A還能參與鐵的合成和運轉,對于預防缺鐵性貧血至關重要。另外,當寶寶缺乏維生素D后,處于“休眠”中的免疫系統便得不到有效激活,病菌便會“一舉攻破”免疫系統侵入寶寶體內引起發病,這就是為什么醫生會建議從寶寶出生起,每天都要補充科學預防劑量的維生素AD(常見如伊可新)的原因之一。
病理因素:患有如先天性心臟病、先天肺發育不良等先天性疾病,或者是因先天性缺乏一些抗體或合成酶,使寶寶自出生開始就反復患有感染性疾病,這需要進行免疫方面的特殊檢查才能確定。還有一種是不管病情需不需要,為了能夠快速痊愈,盲目給寶寶使用抗生素而打亂了自身機體腸道菌群的平衡導致愛生病。亦或是寶寶患病后還未痊愈,家長便擅自為其停藥,如發燒一退就停藥,使細菌長期處于隱伏狀態,一旦受涼,也容易引發疾病。想要寶寶不生病,這些用藥壞毛病家長都得改正。
生活習慣: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也是誘發寶寶生病的因素。首先,不講衛生,比如,孩子在地上打滾后咬手指,使得周圍環境的細菌通過嘴巴進入體內,繼而引起患病;不刷牙或不漱口的孩子,也最容易嗓子發炎。所以說,家長一定要幫助寶寶養成飯前便后勤洗手以及經常刷牙的好習慣。另外,睡覺晚、睡眠時間不足會導致孩子的機體免疫力嚴重受損,也是引起寶寶生病的重要原因,家長一定不要因為自己的貪玩而讓寶寶熬夜,養成健康的睡眠生物鐘寶寶才能長得更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