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信
平均費用:0.1元人民幣一條
平均成本:幾乎沒有
無線運營商提供的短信服務,基本上是只賺不賠的服務。這條包含160個字節大小的短消息,在國內的成本為0.1元人民幣一條(如果沒有選擇包月服務的話),但成本幾乎為0,不要聽信運營商“網絡建設與維護”之類的言論,除了春節拜年時,短信幾乎不會讓網絡產生負載。
盡管手機資費號稱一直在下降,但在國內仍未出現無限短信包月的服務,畢竟這是一個基本但是賺錢的項目。令人欣慰的是,微信、iMessage等互聯網短信服務的興起,僅僅需要使用到數據流量,極大地降低了我們發送短消息的成本。
2、計算機和音視頻電纜
平均費用:275元人民幣(某國際品牌2.4米長HDMI電纜)
平均成本:約20元人民幣(根據市場分析和財務報表估算)
對于影音娛樂愛好者來說,眾多不同的電纜是必需品,但是它們的價格往往過于昂貴,稍微好一點品牌的HDMI線經常要花費上百元人民幣,諸如Monster這樣的品牌則高達600元,實際上它們的成本十分低廉。
當然,一些昂貴的電纜會突出THX等認證或是“超高速”、“鍍金材質”等賣點,但事實上都是絕大部分人不會用到的東西。經過反復的研究和實驗,名牌和一般通用的數字電纜并沒有明顯的差異,只需選擇好相應的標準即可。至于質量和兼容性,昂貴品牌和普通產品也沒有絕對的差異,所以你可以忽視那些噱頭式的宣傳了。
3、智能手機
平均費用:4799元人民幣(iPhone 5,16GB)
平均成本:1200元人民幣
智能手機也是目前利潤率最高的數碼產品之一,不管廠商怎樣宣傳你的手機有多快、有多少個核心或是多高的攝像頭像素,它們的內部組件成本可能僅有千元左右,當然這是類似蘋果這樣大品牌的成本,二三線或是雜牌的成本會更低。但需要注意的是,最先進的大品牌智能手機的成本還包括研發、市場宣傳等其他成本,但利潤率依然驚人,看看蘋果、三星等公司的財報就會發現,智能手機旗艦的銷量往往決定了公司一年的利潤率。
面對較高的零售價格,目前一些用戶會選擇合約機這種補貼模式。當然,如果你能夠使用到合約計劃中的每一項服務,那么還是十分值得的;如果不能,實際上僅是為自己不需要的服務買單,并沒有真正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