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所有嬰幼兒乳企須“換證”
時間:5月31日
國內所有嬰幼兒乳企須“換證”
不僅眾多洋奶粉品牌面臨“大考”,對于國內所有嬰幼兒乳粉生產企業而言,即將于5月31日到來的“換證”大限,也將是一輪巨大的考驗。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于2013年12月25日出臺《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3版)》,新《細則》大幅提高了乳粉企業的準入門檻。我國所有的嬰幼兒乳粉生產企業,必須在2014年5月31日之前完成換證審查和再審核工作。使得一些產業鏈布局未達標的中小乳粉企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而對于“功力”扎實、質量有保障的大型乳企而言,卻未嘗不是一個利好的“清道夫”。5月31日前,國內128家嬰幼兒乳粉企業必須按新生產許可審查細則規定合格“換證”。
市場現狀
并購案例頻現兼并大潮來臨
由于新《細則》大幅提高了乳粉企業的準入門檻,有業內專家表示,預計2014年有三分之一的乳企將面臨淘汰。一些小企業更將因為資金等問題面臨著被并購或者退出市場的危險。乳業專家宋亮表示,對沒有拿到生產許可證的企業而言,有一年的整改期。這也意味著到2015年5月31日,沒有拿到新版乳粉生產許可證的乳企將“關門”,不過,兼并潮并不會等到明年,“今年3-5月是企業并購的高發期。”
據悉,目前國內乳業市場已經發生了多起整合事件,包括光明乳業引入私募RRJ作為戰略投資者,達能擬以51.53億港元增持蒙牛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合生元收購長沙營可營養品,飛鶴全面收購吉林艾倍特,以及飛鶴收購關山乳業70%的股權等。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從現在開始,在國內市場肯定會看到更多的并購案例,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乳企。對于很多中小企業來說,必須開始考慮自身出路的問題,是被兼并還是被淘汰。
肅清整個行業
大品牌將更大
相繼實施的行業新規,可以提高乳制品行業的準入門檻,有利于凈化市場,提高國內市場嬰幼兒乳粉質量。“整體來看,一系列新規的相繼實施,能夠肅清整個嬰幼兒乳粉行業,讓大品牌更加強大、市場份額更高,而不會對整個行業造成沖擊。”中研普華研究員黃盛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與此同時,一批中小乳企退出市場后,乳制品行業寡頭壟斷的格局將加倍凸顯。據了解,在大清洗之前,中國乳制品生產企業已有1800家左右,其中,前5名企業的市場占有率高達60%-70%,行業集中度本來已經非常高,未來,大型乳企肯定會乘機進行擴展,搶占市場份額,幾家或一家獨大的狀況或許已經不遠。
進口奶粉價格
或現小幅波動
近日,記者走訪了本市多家超市賣場、母嬰用品店了解到,目前占據嬰幼兒奶粉市場大半江山的仍為進口奶粉。“5月1日起實施的針對洋奶粉的新規,會直接減少我國進口嬰幼兒奶粉的品牌數量,進而增強國際一線品牌的話語權,使其掌握更多的漲價資本。”中投顧問食品行業分析師簡愛華指出,目前,洋奶粉入境的檢測和關稅費用,約占總進口成本的15%-30%左右,增加檢測批次與項目,全年的檢測費用要達到上百萬元,“新規實施后,進口商和代理商可能會對自己代理的產品做出一定的調整,其中產生的費用是不可避免的,按照推算,洋奶粉零售價格的上漲幅度或在5%-10%左右。”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新規不應成為企業提價的借口。今后,乳粉企業通過精簡之后或將只剩下二三十家,如果規則實施到位,企業的終端營銷費用會大大降低,有助于奶粉價格回歸到一個更理性、正常的價格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