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早期的暴露,不良的環境能夠影響到后續的健康,可以產生記憶?他在基因上沒有突變,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大家就用了很多其他的模型研究這樣的機制,或者在其他的動物上觀察這種現象,那是天然形成的,所以用到這樣動作的研究,包括大小鼠,日本人還喜歡用猴子做實驗,不同的飲食暴露,比如說能量首先,食物不足,蛋白不足,然后觀察對子代的超重肥胖,對子代的血脂,膽固醇對他的影響,也是得到很多這樣的結果。我們課題組也是在這樣思想的指導下,在孕期,早期對后面的有什么影響。咱們國家屬于發展中國家,我們也不會發生食物獨缺的可能性是越來越少,相反另外一個方面食物能量過剩,胡吃海塞的代謝病非常多,孕婦也是這樣的現象,全國心血管病,我們血脂代謝異常是很多,還有超重肥胖的,也有很多這樣的比例。所以我們就想觀察一下能量過剩的情況下,引起的超重肥胖以及代謝紊亂的情況下會對子代有什么意義,短缺我們幾乎沒有太大的市場,所以我們研究這方面。
在研究之前我們首先選擇了什么樣的脂肪他是能夠對子代產生不良的營養,一個是用氧化值油,一個是豬油。結果發現豬油是影響比較大的,在后續的研究期間用豬油的飼料做能量過剩的模型。發現對于子代來說,它的子代的話,孕期和哺乳期是進食高飼料,斷乳以后進食基礎飼料,我們就會發現它的豬油喂養的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高密度蛋白膽固醇都有升高的作用,胰島素水平,我們測的是餐后的,餐后胰島素是水平升高,控制血糖,但是實際上對這樣的豆油來說餐后胰島素反而沒有升上去,對于它的代謝發生的影響。
代謝的影響,對于這些動物來說,除了血里面有脂肪,在體內脂肪的儲存也是比較麻煩,我們測了肝臟脂肪的儲存。模型是一個模型,我們就會發現喂高脂飼料新生的鼠脂肪儲存比較大,但是到斷乳的時候差異就沒有那么大了,成年以后喂基礎飼料,肝臟的脂肪對照沒有顯著的差異,生命早期暴露是一個因素,自己生活的環境和生活的方式對健康的影響也是非常大,最開始是肝臟積累,后面改變了飲食能量供應以后慢慢釋放出來,我們也驗證了一下在肝臟里面脂肪的合成在這些動物中間肝臟的脂肪合成是減少的。大概說明了一下脂肪的減少是因為它自己的代謝,而不是它合成的原因。
在這個合成的過程中間,哪一個基因起了作用?我們就做了一個篩選,通過生物信息學的手段就找出這么一個基因,找出來FIBP,既是控制脂肪酸代謝,又是控制膽固醇代謝的核心核轉入因子,我們通過我們自己的實驗,他們計算出來都是這一個基因,說明我們兩個方法它是一致的,最終得出來這個基因它處在核心的位置,通過調控下一輪四個其他的基因,通過放大和控制,最后使肝臟的脂肪代謝有比較大的變化,使得對環境的適應,外邊多了,自己的合成就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