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2019年的藍皮書里面零點有數是全程參與的,我們參加了現場的講座活動,在300多家門店開展了線下數據收集,完成了十幾萬份樣本庫的收集。在這個基礎說,我們說深度和廣度其實更多是在全國所有的省份,以及到達更深的城市,除了一二線城市,有三四五線城市。所以,使得數據的全面性,抽樣的科學性得到一個保證。
在上午的分享中,我們董事長袁岳先生也提到了,“答對”是一個非常好的交互工具,我們用“答對”收集了在整個過程中跟消費者、孕婦、寶媽的互動,通過這種方式來收集數據。
可以了解一下藍皮書的內容,我們從大致的目錄可以看到,藍皮書設計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從人群來看,第一篇的生育養育。第二篇是爸爸篇,然后還有營養品、輔食篇、奶粉篇等等,涉及十幾個環節,幾乎母嬰行業所有的產品都服務于這個層面。
所以,這邊也分享各大家一個鏈接,左邊的二維碼就是能夠獲得這份報告的入口,右邊是我的聯系方式,我的手機號碼也是我的微信,所以我們未來可以有關于這個行業里的更多的了解。
接下來從幾個方面看一下這個數據。我是會從奶爸人群,90后寶媽人群和孕媽人群這三個切面解讀。這個解讀有十個關鍵詞,像奶爸的關鍵詞,有三個結論。以前大家會提到“喪偶式”育兒是爸媽不參與育兒的活動,都是交給母親來做。我們可以看到,在現在有更多的爸爸在參與到育兒的過程中,他們的觀念變化是很大的。從奶媽對他們的評價我們也可以看到,我們把她們對于奶爸的評價分成五個,包括超級奶爸、晉升奶爸、醬油黨、隱形爸爸,甩手掌柜。左邊的數據跟往年相比都是在明顯的升高。所以,我們說爸爸育兒的參與度高,而且帶玩有自信。
在他們參與的過程中,我們看他們的決策在哪個方面?我們看到七成以上的奶爸參與母嬰產品購買,三成奶爸獨立決策。奶粉、紙尿褲是年輕奶爸購買最多且最熟悉的品類。
另一方面及我們也了解,我們看到奶爸的消費角色是理性的,其中規律性和按需購買是最重要的兩組數據,而因為這種折扣等這些沖動行動,其實往往占比還是比較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