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補充食品是什么,什么時間適合添加什么補充食品?其實寶寶到了6個月才可考慮添加輔食,這里簡要介紹幾個補充食物的時間段。
6個月的嬰兒輔食
給新鮮的果汁或水。每天兩次,每次從一勺子逐漸增加到十匙以上。可以補充維生素C和其他營養素,特別是對于缺少母乳的寶寶來說,每天可適當增加牛奶或米粉。可以給一些爛稀的粥、餅干,進食前少吃一點。 6個月大的寶寶一般開始有牙齒,如果咀嚼能力有所提高,可以給一些稍微硬化的餅干、面包片、蛋羹、爛面片、肉松等。
7-8個月的嬰兒輔食
加入肝泥、豆腐、肉末、蛋黃以及切碎的蔬菜。
9-11個月的嬰兒輔食
添加適量的面條。
11個月或以上的嬰兒輔食
可以給爛米飯或面條加瘦肉,蔬菜、煮雞、魚、肝;每天兩三次。隨著食物攝入量的增加,奶量下降。
寶寶六個月后,開始補充輔食,補充寶寶輔食次序很有講究,下面具體看看嬰幼兒輔食添加順序。
在類型方面:按照添加淀粉- 蔬菜-水果 -動物的順序。首先應添加谷類食品,并加入含鐵營養素,如嬰幼兒鐵營養素,其次為蔬菜汁/泥,果汁/泥,最后加入動物性食物,如乳蛋糕、魚、家禽、肉或豬肉等。
推薦的動物性食品添加順序:雞蛋湯泥、魚泥、全蛋、肉末,注意不要用奶油替代含鐵嬰兒米粉給寶寶補鐵,但寶寶少于6個月時去添加含肉的輔食。
從量上來說:應該是從小到大的順序,只要給寶寶嘗一嘗,或者在喂食后,盡量少吃一點,寶寶適應后逐漸增加。
從質地來說:加入按照以下順序 ,第一種液體,如米粒、蔬菜水、果汁等,然后將泥漿,如濃醬、醬泥、肉泥、魚醬、蛋黃、軟大米、爛面、小包子片等。
從時間來說:建議從6月齡開始添加流食,如奶粉、米粉、果泥等。從7個月大的時候,加入半固體食物,如泥、蛋黃、魚醬等。 7至9個月的年齡可逐漸從半固體食物中咀嚼軟固食物,如面粥、碎菜粥等。12個月大的嬰兒可以逐漸轉化成固體食物為基礎的輔食。
嬰兒6個月大才添加輔食,而且輔食不能加太多,也不能間歇,應該有一些原則。 那么,嬰兒輔食添加原則是什么?
補充食物時,首先要遵循以下五項原則:
(1)從少量到大量。
(2)從薄到厚。
(3)從一種到多種。
(4)當你的寶寶健康且沒有疾病時添加。
(5)最初添加輔食時,一定要添加純米粉,而不是添加蛋黃和蔬菜等米粉。這是因為純米粉是最不可能導致兒童過敏的。
寶寶長得快,一般食物補充只需幾個月。那么嬰兒幾個月可以添加輔食?下面來具體了解下。
1.母乳寶寶6個月后,母乳分泌會逐漸減少,寶寶的食量也開始增加。此時母乳喂養不足以滿足寶寶的1天營養。
2.6-12個月的嬰兒是發展咀嚼和吞咽的關鍵時期。寶寶有必要學習咀嚼和吞咽能力。如果不練習,1歲以后會拒絕嘗試。即使寶寶愿意吃東西,有時會立即吐出來,導致喂養困難。
3.補充食物可以提供更多元和完整的營養,包括熱量、鐵和維生素,甚至微量元素,如鋅、銅等。逐一給予不同類型的輔食,可以使寶寶習慣各種口味,避免日后偏食的現象。
4.寶寶6個月大時,胃腸酶和各種消化酶都開始排泄,說明消化吸收已經逐漸成熟,這時就可以開始補充食物來練習補充胃腸功能,而寶寶的營養夠了,會使寶寶長得更快。
寶寶的健康成長需要均衡的營養支持,所以在為寶寶選擇輔食時,要注意合理性和科學配方。那么,寶寶輔食添加注意事項有哪些?
1.選擇高能量的食物補充劑。寶寶的胃容量小,一餐不能容納太多食物。一般6個月到1歲的寶寶,每餐只能吃100?200ml的食物。因此,應該為寶寶準備每餐少量但營養豐富的食物,以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
2.限制熱能食物。對于寶寶的飲食,不宜多加燃料、糖等純熱食物,每天只能加10克或5克油和10克或20克糖。
3.不含刺激性。烹飪時,應注意使用不同顏色的食物,這樣可以刺激寶寶的食欲。烹飪時,可以放入少量調味品,如油、鹽等,但不應該刺激性調味品,如胡椒粉等,盡可能少或不含味精,蒸煮或煮沸為主,不要炒。
4.新鮮和切碎煮。選擇新鮮食物,并選擇更嫩的部分,如蔬菜、綠葉部分;肉應該是肝臟或其他器官,瘦肉比較好,豆制品是豆腐。在制作之前,應注意煮沸切絲,但維生素C與生產過程極為相關,蔬菜不宜長時間烹飪。
注意衛生。在準備補充食品的過程中,如果你不注意衛生,很容易引起寶寶胃腸道感染,導致腹瀉,嘔吐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