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屁多的現象在嬰兒期極為常見,新手媽媽們不需要太過擔心。而剛出生十幾天的寶寶,一直母乳喂養,他們放屁時有時會帶出一點屎,肚子里面還經常咕嚕咕嚕響。
嬰兒放屁是腸道正常運行的一種表現。相反,如果不放屁,或放屁過多過臭,則為一種異常現象。這是因為嬰兒胃腸發育不成熟,容易造成腸道蠕動不協調,從而引起腸道脹氣——肚子咕嚕咕嚕響,排氣多,放屁多,并頻繁出現不明原因的哭鬧。醫學上將這種現象稱為嬰兒腸絞痛。
所謂嬰兒腸絞痛指的是營養充足的健康嬰兒,每天哭鬧至少3小時,每周哭鬧至少有3天,發作超過3周。多數嬰兒出生后2~3周開始,3~4月后逐漸改善。由于嬰兒腸絞痛屬于嬰兒發育中的問題,所以家長不必擔心,應理解為嬰兒的這種哭鬧不是病癥。同時盡可能保持嬰兒舒服的體位,協助孩子順利排便。如情況較為嚴重,可服用一些改善胃腸蠕動的藥物。
對難于緩解的嬰兒腸絞痛應考慮為奶蛋白過敏,可適當減少奶量或將奶沖稀,處于腹瀉期間的患兒,服用媽咪愛或合生元等益生菌沖劑,可縮短腹瀉病程,調理胃腸系統。
一些細心的家長可能會發現,在嬰兒期的寶寶常常放屁,放屁頻且響聲大,這是為什么呢?是正常現象嗎?
其實,寶寶放屁多的現象在嬰兒期極為常見。這是因為寶寶的胃腸發育不成熟,容易造成腸道蠕動不協調,從而引起腸道脹氣——肚子咕嚕咕嚕響,排氣多,放屁多,并頻繁出現不明原因的哭鬧。
還有一種可能是,寶寶在吃奶的時候吸進了一部分的空氣,如果把空氣吸進去,就要把它排出來,所以變得很會放屁,這也是很正常的。
那么,放屁到底預示著消化良好還是消化不良呢?家長可以仔細觀察一下寶寶,在放屁的時候,寶寶有沒有不舒服的表情和表現。有的寶寶在放屁的時候身子會扭動,像不舒服的樣子,而且小臉也憋得很紅,這就有可能是消化不良。如果寶寶放屁的時候并沒有不適,很輕松,那就不用擔心,這是寶寶的消化系統運作正常的表現。
1、吞入過量空氣
嬰兒的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善,胃小而平,大量空氣通過腸道時,嬰兒會感到十分不舒服,屁也就由此產生了。
2、乳汁過多綜合征
特征是吸奶時哭鬧,屁多、腹絞痛。原因是嬰兒攝入大量前奶,而攝入的含脂肪酸的后奶較少,胃就會迅速排空,并向腸道排入過量乳糖,這就導致了腸道發酵增加和腹絞痛癥狀。 >>嬰兒放屁 寶寶為何變身“臭屁王”?
3、母親飲食中的刺激成份
乳母暫不要吃大量水果、果汁、咖啡、酵母、某些魚、花生、花生醬以及一些產氣的蔬菜如豆角、包菜和洋蔥等。
4、寶寶想要排便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寶寶想要排便,那么放屁也是寶寶排便的一個信號。有一句順口溜說的好:風在雨頭,屁在屎頭,說的就是人在排便之前必然會放屁。新媽媽可以及時把一下寶寶,讓寶寶排便,這樣就不用擔心多洗一條褲子或者浪費一個尿不濕的問題了。 >>嬰兒放屁有因可循 警惕異常情況!
嬰兒放屁多怎么辦?家長可以在寶寶吃完奶后,將寶寶直立抱起,用空心掌輕輕拍他(她)的背部,讓寶寶打嗝排氣,這樣寶寶會舒服很多。
另外,媽媽們要仔細觀察寶寶的生活、飲食習慣,找準寶寶愛放屁的真正原因,及時解決寶寶愛放屁的問題。不能因為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問題而忽視。
孩子容易脹氣,大多是因為在進食吸吮時太急而使腹中進了空氣,尤其是寶寶餓了太久才喂奶的時候;也可能是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適當,造成空氣通過奶嘴的縫隙進入寶寶體內。
媽媽對小寶寶脹氣無需太過緊張,除非有壓痛、呼吸困難等嚴重癥狀,才需要及時帶孩子就醫。平時注意不要讓寶寶餓得太久才喂奶,多給寶寶一些腹部按摩,有助于腸胃蠕動和氣體排出,以改善消化吸收的情況。
另外,媽媽們喂奶時,要讓奶水充滿奶瓶嘴的前端,不要有斜面,以免讓寶寶吸入空氣,并且要暫時停止食用容易在消化道內發酵并產生氣體的食物,如豆類。 >>嬰兒放屁5種異常情況 媽媽巧應對
如果寶寶老是放屁,爸爸媽媽們可以從放屁的類型上洞悉寶寶的腸胃狀況及身體狀況:
表現 可能原因 應對方法 臭屁 放屁或呃逆不斷,并伴有酸臭味。 消化不良 如是哺乳中,應減少奶量,加喂開水;如是幼童,應減少食量,尤其是應減少脂肪和高蛋白的攝入。 空屁 斷斷續續不停地放屁,但無臭味,還常聽到陣陣腸鳴音。 多是胃腸排空后,因饑餓引起的腸蠕動增強造成的。 這種情況提示父母,孩子餓了,應及時喂食。 多屁 放屁次數明顯增多。 常由于孩子多食了蠶豆、豌豆、山芋等食物引起。 這時應減少食用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適當增加蛋白質、脂肪類食物。否則,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 無屁 嬰幼兒吵鬧不安或出現陣陣腹部作痛狀,且始終不放屁,也無大便。 腸梗阻 此時父母不可掉以輕心,可能有腸梗阻,應及時帶孩子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