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生長痛的發生,是由于孩子活動量相對較大,長骨生長較快,與局部肌肉筋腱的生長發育不協調而導致的。小編搜集了出現生長痛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是由于小兒處于快速生長發育期,下肢骨骼生長迅速,而其周圍的神經、肌肉、肌腱、關節囊等生長速度相對慢一些,導致骨骼會拉扯周圍組織,出現牽拉通。
二是由于小兒活潑好動,運動量大,又不知疲倦,時間一長運動產生的酸性代謝產物堆積在組織間,也會出現肌肉酸痛
三是因為幼兒開始學步時小腿的脛骨較彎曲,為了適應這種現象,人體會代償性地出現一定程度的膝關節外翻。隨著身體的生長,大部分幼兒依靠腿部肌肉力量,會逐漸使脛骨內彎和膝關節外翻這兩種暫時性的畸形得以矯正,而少數幼兒沒有及時矯正,為了保持關節的穩定,腿部肌肉必須經常保持緊張狀態,故出現疼痛。
生長痛有著典型的癥狀,具體表現為:
癥狀1:多為下肢疼痛
疼痛多發生在膝關節、大腿、小腿及腹股溝部,每次發作持續時間多在10分鐘至1小時,能自行緩解,無其他癥狀。典型的是雙側疼痛,也有一側疼痛的。
癥狀2:多為肌肉性疼痛
生長痛主要是肌肉疼痛,而不是關節或骨骼的疼痛。疼痛的部位也不會有紅腫或發熱的現象。
特征3:無規則間歇發作
疼痛呈無規則間歇發作,常在夜間出現,持續數分鐘至幾小時不等,無游走性,肢體活動不受限。
特征4:疼痛感為鈍痛
疼痛多為鈍痛,也可針刺樣痛,甚至劇烈牽拉痛。
特征5:疼痛多發生于夜間
疼痛多發生在下午或晚上,尤其是在白天小兒活動過多后出現。一般休息后,疼痛會消失。
特征6:無不良伴隨癥狀發生
可能伴隨肚子疼,頭疼,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在生長痛消失之后,這些癥狀也會隨之消失。疼痛發作時不伴有發熱、皮疹等全身癥狀。
倘若寶寶出現了生長痛,媽媽們大可不必驚慌,因為生長痛屬于肌肉性疼痛,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大多數患兒的生長痛會在接近青春期時消失,對寶寶正常的生長和發育不會產生影響。疼痛發作時最有效的處理方法是為寶寶作局部按摩、熱敷,幫助減輕疼痛程度,使寶寶的心理得到關懷和安全感。緩解生長痛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轉移注意力
轉移注意力是讓孩子忽略疼痛的有效方法。爸爸媽媽可以用講故事、做游戲、玩玩具、看卡通片等方法來吸引寶寶。對待病寶寶要比平時更加的溫柔體貼,因為家長的鼓勵和精神支持,對孩子來說才是最重要的鎮痛良方,有時甚至比藥物還有效。
2、局部熱敷、按摩
爸爸媽媽可用熱毛巾對寶寶疼痛部位進行按摩或熱敷,這樣能緩和孩子的緊張情緒,從而緩解疼痛帶來的不適感覺。按摩時,一定要注意揉捏的力度。讓寶寶在溫柔的撫摸下入睡。
3、減少劇烈運動
生長痛不是病,不需要限制寶寶的活動,但如果疼痛比較厲害時,應該注意讓寶寶多多休息,讓肌肉放松,不要進行劇烈活動。
4、補充營養素
應該讓寶寶多攝取可以促進軟骨組織生長的營養素,如牛奶、骨頭、核桃、雞蛋,都含有彈性蛋白和膠原蛋白。而維生素C對膠原合成有利,可以讓寶寶多吃一些富含VC的蔬菜和水果,如青菜、韭菜、菠菜、柑橘、柚子等。
中醫認為生長痛是可以通過飲食來改善的,媽媽們可以試一試。
1、二藤膏組方:雞血藤、首烏藤各25O克,蜂蜜適量。制法:將二藤水煎二次(每次半小時),二液合并,文火濃縮后加入等量蜂蜜,煮沸即成。每次20毫升,每日2-3次,溫開水沖服。功用:養血通絡,溫筋止痛。
2、山藥蹄筋湯組方:山藥25O克,豬蹄筋(其他動物蹄筋亦可)100克,調料適量。制法:將豬蹄筋泡軟、洗凈、切段,加清水適量燉沸,調入山藥及調料,文火燉熟服食。功用:養肝益腎,通絡溫筋。
3、血藤蹄筋湯組方:雞血藤3O克,豬蹄筋(其他動物蹄筋亦可)100克,調料適量。功用:養肝益腎,通絡止痛。
4、養肝益筋沖劑組方:杜仲、川斷各50克,蔗糖適量,雞血藤100克。制法:將杜仲、川斷、血藤水煎二次(每次半小時),二液合并,文火濃縮后兌入蔗糖適量。每次10克,每日3次,溫開水沖服。功用:補肝腎,益精血,通筋止痛。
5、杜仲雞爪湯組方:杜仲10克,雞爪2對,食鹽適量。制法:將杜仲布包,同雞爪加清水適量煮熟后,食鹽調服。功用:補肝腎,強腰膝。
6、木瓜粥組方:木瓜粉3克,大米50克,姜汁、蜂蜜各適量。制法:用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木瓜粉、姜汁、蜂蜜,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劑。功用:祛濕通絡止痛。
7、血藤煮雞蛋組方:血藤10克,雞蛋1個,白糖適量。制法:將血藤布包,同雞蛋加清水煮熟后,去蛋殼再煮片刻,白糖調味。食蛋飲湯。功用:養血通絡止痛。
8、桑枝桂枝燉雞組方:桑枝、桂枝各10克,母雞1只,調料適量。制法:將二枝布包,母雞去毛雜、洗凈,納藥包于雞腹內,將母雞燉熟后調味服食。功用:補益腎精,散寒通絡。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預防生長痛呢?
1、每天晚上雖睡覺前,可以用溫水給孩子泡泡腳,對下肢關節、肌肉做一些適當的局部按摩,還可以服用適量維生素C。
2、平時應關照孩子,不要活動過度,注意適當休息,鍛煉身體應循序漸進。
3、孩子處于生長發育期,營養需求量大,在日常飲食中,要加強營養,平衡膳食,葷素搭配,尤其要鼓勵孩子每天攝入一定量奶制品,牛奶所提供的優質蛋白和豐富的鈣質能補充集體快速生長的營養需要。
Tips:
1、補鈣與生長痛無關,鈣充足的孩子也可能出現生長痛,補鈣對生長痛的緩解也沒多大幫助。
2、生長痛跟長多高沒有太大關系。沒有過生長痛的人同樣可以長得很高,有生長痛的人,不一定就長得很高。
寶寶出現疼痛,建議媽媽最好帶寶寶去醫院診斷,排除他病的可能性。媽媽們千萬要提高警惕,以下幾種疾病就最容易被誤認為“生長痛”。
1、骨折
由于孩子的活動量大,骨骼的發育尚未成熟,很容易就會造成骨折。而3歲左右的寶寶還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因此骨折是最容易被誤診的項目。
2、 惡性骨瘤
惡性骨瘤亦稱為骨癌,其發生原因,可能和遺傳、放射線照射、骨骼過度生長、慢性炎癥刺激、特殊病毒感染及骨內血液回流不暢等因素有關。
3、 兒童白血病
兒童惡性腫瘤的發生率以白血病居于首位,它之所以被誤判為生長痛,是因為骨髓膨脹,骨膜受到拉伸,而引起骨骼疼痛,尤其是位在膝蓋的下方最為明顯,也常被誤判為關節炎。
4、青少年關節炎
青少年關節炎容易被誤判為生長痛,是因為觸壓關節時患者會感到疼痛;雖然肌肉疼痛才是生長痛的典型癥狀,但年幼的孩子分辨不出肌肉疼痛和關節疼痛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