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都是依賴上醫院檢查的時候,醫生說寶寶正常就正常,寶寶在肚子里的情況是有變化的,所以不能完全依賴醫生,自已也要注意。懷孕后通過自我監護與家庭監護,可及時發現胎兒異常情況,而得到及時處理。一現代醫學可以利用先進的科技儀器,測得胎兒的健康與活動狀況,但是花費較貴又費時,其實孕婦也可以自行測量、紀錄胎動次數,不但簡單而且便利。
1、每日找空閑時間測量胎動次數:孕婦自懷孕的第28周起,每天找空閑時間(建議晚餐后,因為此時胎動較頻繁),采左側臥或靜坐姿勢,記錄10次胎動所需的時間;若小于 120 分鐘,表示胎動次數沒有異常,但如果沒有感覺到胎動,或10次胎動的所需時間大于2小時,應該盡快地找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
2、計算固定時間內的胎動次數:準媽媽每天分別在早上、中午、晚上各利用一個小時的時間測量胎動,若平均每小時少于3次,表示可能異常。
3、白天測量胎動次數:是最簡單的方法,即準媽媽在白天測得10次胎動,就可以安心了。